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

2009年3月25日星期三

殺氣逼人

“臺灣人為什麼要殺我?”
鳳凰週刊2009年第九期(總第322期)封面報導《蔣經國的政治遺產》反復提到這句話。
報導的封面主標題之下還有副題:百年誕辰臺灣再掀反思潮。
1970年4月24日,暮年蔣經國在紐約遇刺。周圍抗議聲聲。刺客大呼“為臺灣人報血債冤仇!”
直到1987年,蔣經國終於承認自己“是中國人,也是臺灣人”。
特約撰稿員楊素寫了篇《跨越時空的交棒:從蔣經國到馬英九》。略提李登輝,沒有提到陳水扁。
陳水扁身處牢獄。即便如此,他還是認為自己受到政治迫害。
“4·24”案和“3·19”案的槍聲,如此淒厲。
不知道陳水扁有沒有問自己:他們為什麼要殺我?
中華文化裏的政治刺殺,由來已久。
晚清,諸多革命人士都有刺殺經歷。孫中山秘書馮自由《革命逸史》記錄詳多。
懷有中國的國民黨,在蔣經國的時代,遇到了刺殺。
退敗臺灣,國民黨遇到了陳水扁被刺殺。
鳳凰週刊提到蔣經國與秘書馬英九的對話,十分精彩,也意義重大。
蔣經國問馬英九,“戒嚴”一詞在英語世界的含義以及觀感。
馬英九說,戒嚴的英文意義是“軍事管制”,“沒有法律”。
蔣經國連說:“我們沒有這樣啊。”
鳳凰週刊的採編人員以“從逆勢獨夫到順勢英雄”這樣的小標題,表述蔣經國的轉變。
臺灣迷惑於身份的不確定。這種不確定才是臺灣政治悲情的根源。那兩次槍聲,刺殺出了臺灣人的傷。
而在大陸,聽到的不止是槍聲,那些來自工族和農民的呐喊,與國民黨舊大陸對響。
或許,大陸执政也應該像蔣經國29年前那樣自問:他們為什麼要殺我!
停止理直氣壯。轉變才會真的開始。